「試探者就前來……」(瑪4:3)


天主不誘惑人(雅1:13)。反而是我們自己罪惡本性的拉力和引誘,導致我們陷於誘惑(雅4:1ff;也參閱希4:15; 2:18)。誘惑經常發生在四旬期間。誘惑能夠增強我們的力量,就像一名軍事教官給戰鬥中的軍隊增強力量一樣。我們可能想知道,在我們受到誘惑時,天主是在甚麼地方。當我們受到誘惑的時候,上主「與我們同在」(瑪1:23; 28:20)。


撒殫渴望我們忘記天主愛我們。但撒殫是個「撒謊者」(若8:44)。牠在關於天主特質上向人類撒謊(參閱創3:4-5)。耶穌在對話時沒有與撒殫妥協,同樣地,我們絕對不能那樣做。要像耶穌一樣,我們必須斥責那邪惡者離開說:「去吧!撒殫!」(瑪4:10)


撒殫經常以不屬於牠的東西作承諾來引誘我們。牠的承諾都是「空洞的承諾」。撒殫真正要給我們的,是束縛我們的鎖鏈,而不是釋放我們或給我們新的、快樂的生活。亞當和厄娃從來沒有躲避天主,直到犯罪他們之後才作躲避(創3:6-8)。在我們屈服於誘惑之後,撒殫便從空洞的承諾轉為作出控告(默12:10),然後要使我們被定罪。


耶穌在他四十天禁食結束時受到了誘惑(瑪4:2),當時他的競賽正接近終點。同樣,誘惑往往是在最接近勝利的時候到來。天主就在我們附近,他一直都在我們身邊。要在受到誘惑的時候呼求他。


禱告:聖父,願「我將你的話藏在我的心裏,免得我去犯罪而獲罪於你。」(詠119:11)
承諾:「因一人的服從,大眾都成了義人。」(羅5:19)
讚頌:「且使我們同他一起復活,在基督耶穌內使我們和他一同坐在天上。」(弗2:6)聖父,感謝你神聖的計劃。我信賴耶穌並拒絕撒殫。
中文翻譯取材自One Bread, One Body,由美國 Presentation Ministries 所出版。